《表2 我国西北内陆棉区37个国审棉花品种产量与性状组合相关性分析》

《表2 我国西北内陆棉区37个国审棉花品种产量与性状组合相关性分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GYT双标图对西北内陆棉区国审棉花品种的分类评价》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表中的产量指皮棉产量增产率。*和**分别表示在0.05和0.01水平上显著相关,ns表示相关不显著。

我国西北内陆棉区国审棉花品种的品种×产量-性状组合(genotype by yield×trait,GYT)双标图的前2个主成分解释了品种×产量-性状组合总变异的70.9%。图1-b和表2表明,(1)在各产量-性状组合中只有产量与枯萎病指数组合[Y×FWI (-1)]和产量与马克隆值组合[Y×MIC (~1)]之间表现为不显著负相关(r=-0.043),其余组合的向量间都为锐角,均表现为正相关。(2)产量与枯萎病指数组合[Y×FWI (-1)]与其余产量-性状组合的相关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Y×MIC (~1)与产量与比强度组合(Y×STR)、产量与黄萎病组合[Y×VWI (-1)]和Y×FWI (-1)之间相关不显著,其余组合之间均表现为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3)各产量-性状组合与品种理想指数(SI)之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4)品种与产量-性状组合间的互作关系表现为,创棉512 (G36)、J8031 (G37)、H33-14(G31)、金科20 (G32)、新K28 (G34)等品种在理想指数、产量与比强度组合和产量与霜前花率组合上表现最好,F015-5 (G30)在Y×FWI (-1)上表现最好,新陆棉1号(G5)、新陆早33号(G6)、新陆中34号(G7)和新陆早51号(G9)等品种在理想指数和Y×VWI (-1)等方面表现较差。可见,GYT双标图与GT双标图相比解释的变异比例更大,拟合度更高,结果更可靠。产量与性状组合之间的相关关系更加简单,多数组合间表现显著正相关,更适用于品种的多性状直观选择和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