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多孔炭各元素的原子分数Table 3Comparison of the elemental composition of porous carbons》

《表3 多孔炭各元素的原子分数Table 3Comparison of the elemental composition of porous carbons》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硝酸改性无灰煤基多孔炭电极材料的制备》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图5的XPS全谱图可以表现出HPC多孔炭表面的化学性质,分别在285,400,533eV左右对应了C1s、N1s、O1s光谱峰。表3是通过计算各峰的积分面积来对比PC与MPC-1%的原子分数。从结果上看,MPC-1%的碳、氮含量均有不同的程度的增加,这说明HNO3改性成功引入了氮原子,其中的含氧官能团来源于HPC中的氧,官能团的存在有助于提高多孔炭表面的润湿性及表面活性,这与润湿性测定结果图4(a)~(c)一致。其中碳含量的增加,有利于多孔炭材料导电性能的提高,降低材料的等效串联电阻,提升电子传导率,增加比电容[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