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640℃/20 h下试样截面EDS能谱分析(at%)》

《表4 640℃/20 h下试样截面EDS能谱分析(at%)》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CLAM钢表面Fe-Al合金渗层的制备》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在640℃下热处理后的截面形貌中均观察到渗层中分布着不规律的白点.760℃/4 h下也能观察到少许白点,但却未在760℃/10 h和760℃/20 h的试样中观察到此现象.选取图7(b)中的3个位置进行EDS扫描,结果如表4所列.从EDS扫描结果来看,白点主要由Fe,Al,Cr元素组成,其中Cr原子含量为4.33%,而其附近渗层中Cr原子含量为1.26%.可见白点为Cr富集的Fe-Al合金.张桂凯等[24]在对HR-2不锈钢镀铝样品进行700℃/2 h热处理后,发现约5μm的外层渗层中弥散着相当数量的白点,但并未对该现象作进一步的解释.李亚江等[25]研究Fe3Al合金与Q235和Cr18-Ni8钢之间的扩散焊时发现,在扩散焊界面过渡区均观察到了白色的第二相,Fe3Al/Q235形成的白点C,Cr含量较基体高,而Fe3Al/Cr18-Ni8钢样品的白点Cr,Ni含量较高.形成此现象的原因有可能是:在热处理过程中,基体中Cr,Si,Mn等元素在迁移过程中容易富集于缺陷处,引起Cr的偏聚.在与铝镀层相互扩散过程中,由于Cr在Al内的溶解度很小,Fe原子与铝原子的互扩散要比Cr原子更快,导致富集点中的Cr未能完全扩散,形成了无规则分布的白色第二相.随着扩散的进行,白点中的Cr持续往四周的低浓度区域扩散.当热处理条件足够使其完全扩散后,白点也随之消失[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