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5 我国不同产业的利润率情况(1987—2018年)》

《表5 我国不同产业的利润率情况(1987—2018年)》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经济体系循环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本质透视——基于马克思空间异质再生产模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空间异质会对马克思社会再生产模型提出挑战,是因为空间异质会导致不同经济体系变量的实际值难以趋向于其最优值,而导致这一现象的关键原因在于城乡间产业利润率不能趋向平均利润率,甚至长期存在巨大差异,这直接阻碍了资本流动在改变不同经济体系资本存量和增量中的作用。本文采用投入产出表数据,对不同产业的利润率进行测算,得出城乡产业间利润率差距。根据宋海莹等对产业利润率的定义[21],我们以投入产出表中的营业盈余和增加值之比作为产业利润率指标,其中,2007年、2010年、2012年的投入产出表将农业的营业盈余指标合并到劳动者报酬指标中,而2015年和2018年则重新公布了营业盈余指标。为了保证研究结论的统一性,我们利用1995—2005年之间的投入产出表测算了劳动者报酬指标的平均增速,并以此为基准,经过经济增速指标的调整,重新将2007年、2010年、2012年的劳动者报酬指标拆分为营业盈余指标和劳动者报酬指标,得到不同产业的利润率(1)(2)(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