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5 中国各区域空间计量回归结果》

《表5 中国各区域空间计量回归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空间相关视角下R&D人员流动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为了进一步探讨中国R&D人员流动的外溢效应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本研究分别就全国(除流动预测值偏差较大的北上广地区)、东部、中西部地区进行了空间计量分析,不同区域回归结果见表5。由表5可知:(1)就空间相关性而言,东部地区的空间联系(0.472)相较于中西部地区(0.180)更加紧密,这反映了东部各地区的人才、资源共享等机制更加健全,导致地区间创新活动联系更紧密。究其原因,根据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经济活动会产生空间集聚行为,由于东部地区在交通、经济、教育各方面都为人才与知识的流动提供了便利,相较于中西部来说,东部地区较强的知识吸收能力使得地区间的创新活动的互动更加密切与频繁,因此空间联系的强度更大。(2)R&D人员流动的外溢效应在东西部有所差别,东部地区R&D人员流入所产生的正向的内溢效应更加突出,溢价为13.864,且通过1%水平显著性检验,而R&D人员的流出则不同于全国地区回归结果,其影响并不显著;中西部地区则相反,R&D人员流动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主要以负向的外溢效应为主,溢价值达到了2.951,相对来说影响力度更大,而R&D人员流入的内溢效应则不再明显。这一结果说明,尽管R&D人员的流动能够带来知识与技术的更新与互动,但就不同的地区而言,其对创新活动的影响无论是在程度上还是在作用上都不同:在创新条件优良、人员吸纳能力强的东部地区,由于“干中学”效应,形成了更多的内生性技术进步,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强调了新知识的重要性,相应地,东部地区创新发展主要以新知识与新技术为驱动力,而R&D人员的流入促进了知识与技术的更新换代,因此R&D人员的内溢效应更明显;而在中西部地区,创新基础薄弱,经济水平相对低下,人员流失较为严重,在创新人才投入相对有限的情况下,R&D人员的流出所带来的负效应更加突出,因此溢价因子更大。(3)就创新投入而言,中西部地区创新资本投入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较东部地区更明显,这可能是由于东部地区在创新资本利用上出现一定的饱和,而资源相对稀缺的中西部地区对创新资本的利用率更高,人力投入的影响却都不再显著,这主要是考虑到R&D人员的动态流动弱化了其静态存量的影响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