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表面活性剂在光度法中的具体运用》

《表1 表面活性剂在光度法中的具体运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表面活性剂在分析化学中的具体运用探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表面活性剂在光度法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仅能够提高溶液的溶解性和溶液的检查敏感性,还可以提高检测稳定性与抗干扰性等,并对检测过程进行催化。在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基础上,衍生出了许多新型的光分析技术,比如胶束增敏荧光分析方法、胶束增敏化学发光分析方法等[2]。当下,我国许多研究人员加强了对表面活性剂在光分析中运用的研究力度,一些研究人员在碱性液体中添加了表面活性为0.1%的十六烷基三甲基苄基铵,促使甲硝唑和硝普钠发生充分的化学反应,并获得红褐色反应物。在反应过程中,表面活性剂的使用促进了吸收红移、显著提高了吸光度。还有一些研究人员将CTMAB作为增敏剂,对光度法实施催化,实现痕量铬的测定。使用表面活性剂后,检测溶液由初始的红色逐步变为蓝紫色,吸收峰从原本的415 nm红移到563 nm,敏度较初始值增加了5.1倍。表面催化剂在光度法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具体如表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