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事件系统理论中事件属性的维度与含义》

《表1 事件系统理论中事件属性的维度与含义》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创业者如何从事件中塑造创业能力——基于事件系统理论的连续创业案例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数据来源:笔者根据Morgeson等(2015)和刘东、刘军(2017)文章整理而得。

事件系统理论(Event System Theory)主要根据系统层级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关注并解释事件本质属性(时间、空间以及强度)对组织的动态影响程度(Morgeson et al.,2015)。该理论依据事件与实体之间的作用关系将事件分为主动型事件和被动型事件,分析过程中强调事件的动态性,认为事件通过与外部环境的交互作用产生对组织现象的影响,其影响程度取决于事件强度,包含事件的新颖性、重要性及中断性。同时,为了体现动态性以及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该理论认为事件还具有很强的时空属性,即当事件强度一定时,事件发生的时间点越符合其发展需求(时机),持续时间越长(时长),发起越接近组织高层(起源),覆盖扩散范围越广(扩散范围),距离实体越近(事件与实体距离),事件对实体产生的影响越强,如表1所示(刘东、刘军,2017)。因此,事件系统理论认为研究事件应系统化地考虑事件强度属性、时间属性和空间属性,以及这些属性对组织中不同个体、团队以及组织自身产生的不同影响,进而展开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