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9 B-score策略可能的盈利来源》

《表9 B-score策略可能的盈利来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巴菲特的阿尔法:来自中国股票市场的实证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为了验证假说一,每个月我们将股票按照分析师覆盖的数目等分成两组,并分别检验B-score策略在分析师覆盖少和分析师覆盖多的组中的表现。参照李春涛等(2014),本文将分析师覆盖数目定义为跟踪一个上市公司的机构数目。券商分析师在过去的一个财务年度中,只要发布过某一家上市公司的至少一份盈利预测或评级报告,就被看作跟踪了这家上市公司。表9的Panel A汇报了假说一的检验结果。其中,左侧分栏汇报的是市值加权投资组合的月均未调整收益率(单位%)及多空组合的t值;右侧分栏汇报的是市值加权投资组合的月均三因子调整收益率(单位%)及多空组合的t值。Panel A的结果表明,在分析师覆盖少和多的组中B-score对冲组合的未调整月收益率分别为1.50%(t值为5.55)和0.93%(t值为2.25),经三因子调整月收益率分别为1.47%(t值为5.81)和1.38%(t值为3.72)。Panel A的实证结果说明在分析师覆盖少的组中,B-score策略的盈利性更强,支持了假说一的观点。同时在分析师多的组中,B-score策略也具有盈利性,这可能和中国A股市场整体上分析师数目偏少有关,即使在分析师覆盖相对多的组中其分析师的绝对数目仍然较少,因而即使在分析师相对多的组中,信息传递效率仍然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