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模拟和试验的最大胀形半径对比》

《表2 模拟和试验的最大胀形半径对比》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冲击液压胀形试验及遗传算法构建薄壁管动态塑性本构关系》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将有限元模拟获得的各组管材胀形轮廓分别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以验证本研究确定的薄壁管动态塑性本构关系的精度,图7为不同冲击速度下管材胀形轮廓曲线对比图,可以看出采用遗传算法确定的本构模型进行模拟,得到的轴向轮廓形状较线性回归法模拟得到的结果更接近试验结果。表2为不同冲击速度下模拟和试验的最大胀形半径对比结果,可以得出采用遗传算法、线性回归法获得值进行模拟得到的薄壁管最大胀形半径与实验获得值的偏差分别小于7.71%和10.32%。且随着冲击速度的提高,仿真结果的相对误差逐渐减小,表明本文确定的动态塑性本构关系适应于冲击速度较大的管材液压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