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2种运行方式下调度结果》

《表1 2种运行方式下调度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热电联产运行模式的光热发电调峰策略》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在运行方式1下,热电机组由于受到“以热定电”运行约束,从而严重影响其调峰能力。相比于方式1,光热电站参与电力系统调峰后与热电机组进行联合供热,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解耦了热电机组“以热定电”运行约束,使热电机组发电功率发生了显著变化:在负荷低谷时段(01:00~08:00),光热电站辅助热电机组供热,从而增加了热电机组下调峰容量以接纳风电;而在腰荷期间(08:00~11:00、14:00~17:00、22:00~24:00)光热电站采用热电联产运行模式,其中在08:00~11:00以及14:00~17:00,纯凝机组首先降低自身出力以接纳部分光热发电功率,与此同时,光热电站通过辅助供热为热电机组提供更多的下调峰容量,使热电机组出力进一步降低,以接纳更多的光热发电功率,从而避免了弃光。在22:00~24:00,光热电站为保证第2天的正常运行,降低自身出力,进入蓄热环节,此时纯凝机组由于未受到峰荷时段爬坡限制,保持最低出力运行,与此同时,热电机组逐渐降低发电功率以跟随负荷变化;在峰荷期间(11:00~14:00、17:00~22:00)光热电站通过辅助供热为热电机组提供更多的上调峰容量,从而使热电机组提高自身出力以应对负荷变化,降低纯凝机组的调峰压力。2种运行方式下调度结果如表1所示,可看出光热电站参与系统调峰后弃风电量明显减少,由原来的704.89 MWh(约30.3%)降至60.28 MWh(约2.6%),从而使风电并网发电量增加644.61 MWh(约27.7%);与此同时,热电机组的调峰容量也由原来的173.48 MW提高至356.27 MW,因此由于光热电站供热为系统额外提供182.79 MW的调峰容量,约占系统总调峰容量的18.3%(系统总调峰容量定义为系统中所有机组的最大发电功率与最小发电功率之差[6]),其中上调峰容量为86.1 MW,下调峰容量为96.7 MW;除此之外,系统中纯凝机组的凝汽式发电量由原来的8398.54 MWh降至6172.43 MWh,节煤量大幅增加;系统运行总成本也由原来的1135.65万¥降至1037.12万¥,节约总成本约98.5万¥。由此可知,光热电站参与电力系统调峰可有效改善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及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