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基坑变形控制标注:氧化石墨烯/沥青焦复合活性炭孔结构与性能评价研究》

《表1 基坑变形控制标注:氧化石墨烯/沥青焦复合活性炭孔结构与性能评价研究》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氧化石墨烯/沥青焦复合活性炭孔结构与性能评价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从图3(b)可以看出,所有AC样品均存在介孔和超微孔,其中ACGO-4的介孔孔径范围2.3~3.4nm,而其他试样的介孔均在2.3 nm左右。在微孔上所有试样基本保持一致,孔径分布在1.20,0.65,0.60 nm。从表1孔径结构参数可以看出,随着石墨烯含量的增加,活性炭试样比表面积呈现降低的趋势。主要原因在于,随着GO含量增加,活性炭中的孔隙被其逐渐充填,而且随着GO含量的增加产生堆叠,都将导致比表面积降低[22],这可以从活性炭样品的SEM图(图4)看出。ACGO-4的总孔容最大,为2.1980 cm3/g,微孔占比最低,为59.74%,而平均孔径最大,为2.8575 nm,远大于其他活性炭试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