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个体属性和种群属性的对比[18]》

《表1 个体属性和种群属性的对比[18]》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种群生态风险评估方法研究进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Landis和Kaminski[17]提出种群生态风险评估终点应为生态实体和其属性的结合。选择评估种群时应纳入环境保护目标,优先考虑对胁迫源敏感、对生态系统功能影响大的种群。种群属性是种群内个体属性,包括人口统计学特性、栖息地使用、生理和基因属性的综合特性。种群丰度是核心的属性参数,包括种群大小、种群密度、自然状态下的平衡丰度以及环境容纳量。种群增长率描述了种群丰度的时间变化,可反映种群的健康状况,通常用内禀增长率(r)表示。种群结构表征了个体的年龄、大小、性别和发育阶段的分布。空间分布和栖息地属性则反映了种群和环境的交互作用。由于种群属性和个体属性间存在区别,因此评估终点也存在差异(表1)。个体水平的评估终点主要反映个体的存活、生长和繁殖情况,种群水平的评估终点包括种群丰度、密度、内禀增长率、灭绝风险和恢复概率等,更注重种群在胁迫状态下的可持续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