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组间相似性分析:呼伦贝尔沙地不同固沙植物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

《表3 组间相似性分析:呼伦贝尔沙地不同固沙植物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呼伦贝尔沙地不同固沙植物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如图3所示,通过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发现,所有的环境变量共可解释90.06%(RDA1:67.13%;RDA2:22.93%)的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变化。土壤有机碳与第1排序轴相关性最大(相关系数为-0.446 13),土壤速效磷与第2排序轴相关性最大(相关系数为0.999 85),表明土壤有机碳和速效磷是解释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差巴嘎蒿主要分布在第3象限,各样品组内之间距离较近,与土壤含水量和全磷呈正相关,表明该样地中土壤含水量和全磷是驱动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樟子松主要分布在第2象限,各样品组内之间距离较近,与土壤有机碳和速效磷呈正相关,表明该样地中土壤有机碳和速效磷是驱动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小叶锦鸡儿样品主要分布在第1和第4象限,各样品组内之间距离较远,表明该样地土壤真菌的生态位较为分化,受多种土壤养分的影响。结合组间相似性分析表明,3种固沙植物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具有显著差异(P<0.05;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