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破碎前后颗粒参数对比》

《表3 破碎前后颗粒参数对比》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颗粒破碎对碎屑流运移和堆积的影响机制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本研究中采用圆球子颗粒替换方法来表示破碎形成的碎屑颗粒。碎屑替换在模拟开始前完成,以表示一定初始碎屑含量的滑体。随机选取碎屑化颗粒的目的在于参考现实情况中颗粒初始排布的随机性。需要注意颗粒渐进破碎效应此处未涉及,将在进一步研究中讨论。碎屑化后的碎屑的总体积为原来大颗粒体积的68.5%,因此将生成碎屑颗粒的密度调整为原来大颗粒的1.46倍以保持总质量恒定。碎屑化后颗粒按粒径由大到小分为六级,每一级颗粒数分别为4,4,12,24,24,24。因而总体子颗粒数量为92个。各颗粒材料参数如表3示。相应计算得到的各工况整体颗粒级配曲线的对比如图5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