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草海不同时期水体理化指标组成》

《表1 草海不同时期水体理化指标组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贵州草海岩溶湿地水体不同形态氮的时空分布特征》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如表1所示,各水体理化指标于丰、枯两期水体均存在显著差异(P=0.00)。湿地水水温丰、枯水期相差约17℃,季节差异明显。两期水体中p H值的变异系数都很小,说明水体酸碱度变化较稳定。就草海全湖而言,DO含量较高,水体总体上保持了良好的氧化环境,有利于有机质矿化和营养盐再生,以及硝化反应的进行。水体Eh和EC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其值在空间上的波动幅度较大。EC作为反映水体溶解性离子浓度的重要指标,受水生植物及补给水源的影响,由于丰水期草海主要补给水源为岩溶地下水,岩溶作用使Ca2+浓度较高,一方面,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引起水体中Ca2+饱和沉淀(曹星星,2016),另一方面,大气降水的补给也对湿地水体起到了一定的稀释作用,二者均可使丰水期EC平均值低于枯水期。有研究表明,水体温度、p H、溶解氧和氧化还原电位等因素制约和影响着湿地内硝化和反硝化作用的进行,且湿地中铵态氮向氨的转化过程也由水体p H值来调控(Mitsch et al.,1991;Martin et al.,1997;Zhu et al.,1999),因此相对应在丰、枯水期,受制于水体理化指标季节和空间上的差异变化,可能会影响草海湿地水体氮赋存形态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