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发酵前后鳜鱼硬度、色泽的比较》

《表4 发酵前后鳜鱼硬度、色泽的比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徽州臭鳜鱼微生物多样性、品质特性及其酶解产物抗氧化能力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由表4可知,未发酵鳜鱼的硬度值为(2.10±0.10)kg/cm2,发酵后臭鳜鱼的硬度值增加到(3.95±0.09)kg/cm2,提高了0.88倍。L*值表示发酵前后鳜鱼鱼肉的明暗度,L*值越大表明颜色越白。与未发酵鳜鱼相比,发酵后臭鳜鱼的L*值减少,鱼肉呈现灰白色;发酵前后鳜鱼的b*值亦存在差异,发酵后臭鳜鱼的b*值显著增加,鱼肉颜色呈现淡黄色[28]。如图3所示,与未发酵鳜鱼相比,发酵后臭鳜鱼的组织结构形态发生了显著改变,外表面干燥,脱水严重,组织结构出现严重皱缩,卷曲现象更明显,鱼肉间形成了较为清晰的纹路。发酵前后鳜鱼微观结构扫描电镜观察结果与前期研究的水分含量、水分活度及硬度具有一定的吻合度[29],从微观结构上对发酵前后鳜鱼质构特性差异进行了进一步的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