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主要电力类型的成本比较表》

《表3 主要电力类型的成本比较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清洁能源发展的金融支持路径探索》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由于部分清洁能源补贴政策暂未引导形成具备市场竞争力的技术支撑,对其他清洁能源形成“挤出”效应,冲击制造业竞争力,同时补贴资金到位较为滞后,政策导向不符合当前市场需求,金融培育支持意愿偏弱。一是补贴引导降本增效的空间仍较大。光伏电主要依靠优先输送、国家补贴等保护政策参与市场竞争。按国家政策要求,集中式光伏发电上网电价高出当地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的部分,由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予以补贴,意在推动企业通过技术研发降低成本,提升市场竞争能力,近年来,发电成本虽下降较快,但仍偏高(见表3),尚不能实现平价上网。有的早期度电成本达0.8元/度,近期建设电站的度电成本也达0.4元/度。且就全国而言,因前期建设的光伏电站等过量,补贴资金出现缺口,部分补贴迟迟不能到位,同时,随着清洁能源补贴政策退坡,补贴收益占比较高的光伏等产业收益保障不足,光伏电尤其新增光伏电的市场竞争能力偏低,金融介入积极性不足。二是补贴政策损害制造业企业竞争力。光伏企业普遍享有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补贴,由于有的光伏发电企业在享受补贴后的电价仍高达0.4元/度,高于水电主产区企业的平均上网电价,在优先输送等保障措施保护下,拉高了整体电力市场均价,同时,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也部分来源于用户企业。因此,此类补贴会提升制造业整体用电成本,弱化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其补贴引导的行业发展前景堪忧。三是政策引导不符合市场需求。近年来,清洁能源市场的装机发电量快速增长,市场对输电网络投资需求增长,由于清洁能源生产呈间歇性和波动性特征等原因,电网企业对输电网络建设意愿不足,电力结构性供过于求现象突出,如四川省2016~2019年调峰弃水达490亿千瓦时。而部分政策引导不符合市场需求,有关部门规定电储能设施成本费用不得计入输配电定价成本,电力储能技术投资积极性受挫,电力储能技术投融资需求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