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6 分样本随机效应模型回归结果》

《表6 分样本随机效应模型回归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金融创新、信贷环境与银行风险承担——来自2006—2016年中国银行业的证据》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在上述全样本面板回归分析的基础上,为深入分析金融创新对不同类型银行风险承担可能存在的异质性影响,我们将全体样本银行划分为三个子样本进行分样本面板回归分析,其中,子样本一对应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子样本二对应股份制商业银行,子样本三对应城市商业银行。我们对各变量进行检验后,对各个子样本进行静态面板模型估计,估计结果如表6所示。由表6可知,三个子样本估计结果中CIR系数值分别为-0.176311、-0.125186与-0.280252,这表明金融创新对银行风险承担均存在显著的抑制效应,且这种抑制效应呈现显著的异质性特征,金融创新对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抑制力度最小,而对城市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抑制力度最大。主要原因在于:本研究理论分析显示,金融创新主要通过降低银行存贷款运营成本来降低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相对于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存贷款运营业务规模很小,金融创新将对城市商业银行降低存贷款运营成本带来更大的边际效用,促使其资本充足率水平提升力度更大,从而更大程度地降低其风险承担水平。此外,在相同金融创新水平下,国有商业银行因资产规模过大,可能引发其获得的边际效用小于股份制商业银行,但是,国有商业银行网点优势将促使金融创新带来的收益增加效应远大于成本增加效应,从而导致金融创新对国有商业银行成本收入比率带来更大的正向边际影响,由此致使金融创新对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的抑制力度大于对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的抑制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