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研究区重金属描述性分析》

《表2 研究区重金属描述性分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某矿区农田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与生态风险评价》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中的Ⅱ级标准值;**贵州土壤背景值(中国环境监测总站,1990)

根据样本数据的分布情况可判断人为活动对土壤重金属的影响情况[17]。根据图2和单样本柯尔莫戈洛夫———斯米诺夫检验,所测研究区土壤重金属Cr、Cu、Zn、Pb、As的含量服从偏正态分布,其值分别集中分布在45~58、35~78、85~110、60~150、70~118 mg/kg,而Ni含量服从正态分布,其值主要集中在60~80mg/kg。此外,偏度和峰度也可以反映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根据偏度、峰度的值可以判断是否是正态分布,如果二者的值越靠近0,说明基本呈现正态分布[18]。对于Ni来说,两个参数都处于0~1(表2)服从正态分布,而其他5种元素对应的偏度和峰值均与0有较大的距离,则表明Cr、Cu、Zn、Pb、As服从偏正态分布。因此,能够判断出这5种重金属的累积主要是人为活动所导致的,矿区环保措施有待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