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HIV合并梅毒感染者的临床特征》

《表1 HIV合并梅毒感染者的临床特征》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合并梅毒感染者的临床特征和抗梅毒疗效》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HIV表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TPPA表示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

527例确诊的HIV阳性者中,111例TPPA和RPR检测均呈阳性,合并梅毒感染率为21.1%。与未合并梅毒感染的HIV阳性患者相比,合并梅毒的HIV阳性患者年龄偏较小,平均年龄为(34±9)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是在31~40岁阶段共感染率相对较高(P<0.05);性别方面,男性HIV阳性患者梅毒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个人文化水平亦有明显区别,合并梅毒感染者以中专及以下较低的教育程度人群多见;婚姻与否两组间没有区别;传播途径方面,性传播途径更容易发生HIV与梅毒的共感染,尤其是男男性行为。111例HIV合并梅毒感染者中,78例发现硬下疳(70.3%)、73例有硬化性淋巴结炎(65.8%)、87例有梅毒疹(78.4%)、59例有扁平湿疣(53.2%)。HIV和梅毒共感染人群的平均CD4+T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单纯HIV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和梅毒共感染患者按HIV载量200 copies/m L为界值分成2个亚组(<200 copies/m L或≥200 copies/m L),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