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静态堆积角试验筛选结果》

《表1 静态堆积角试验筛选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麻山药种植田沙壤土流动性离散元模型颗粒放尺效应》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首先采用静态堆积角试验[1]获得了粒径小于2 mm沙壤土基质群的静态堆积角度平均值为32.16°,在EDEM软件中的GEMM材料数据库中,输入静态堆积角度,共得到10组组合参数(如表1所示),其中3组表面能为0,符合试验条件;其次,利用转鼓动态堆积角筛选试验(粒径2 mm,转速4 r/min),获得动态堆积角依次为31.11°、27.31°、33.09°。而实际试验获得2mm沙壤土基质群的平均动态堆积角为35.02°,第3组参数最为接近,但误差较大(5.51%)。为减小试验误差,进一步采用静态堆积与动态堆积2个独立试验进行标定。颗粒间静摩擦因数与滚动摩擦因数对颗粒群所形成的静态堆积角度及动态堆积角度影响最大[22-25]。因此,利用响应曲面法对上述两因数进行双目标标定试验,其他参数值沿用GEMM材料数据库中参数值;随后,使用标定得到的仿真参数进行动态堆积角颗粒放尺仿真试验,并将实际试验与仿真结果进行比对,从颗粒群堆积特征定性分析放尺效应。进行坍塌与FT4流变仿真试验,分别将颗粒群流量以及流变仪叶轮叶片所受到的阻力、转矩作为观察值,定量分析放尺操作对颗粒群流动效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