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我国边际土地省份分布面积及障碍因子》

《表1 我国边际土地省份分布面积及障碍因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我国边际土地产能扩增和生态效益提升的途径与研究进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边际土地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战略后备耕地资源。边际土地是指在强烈的土壤障碍因子限制、水热资源约束或地形条件局限下,农业产能和经济效益低下、生态脆弱的土地。我国的边际土地总面积约11.7亿亩,包括尚未开发的耕地后备资源(8.5亿亩)和现有低等耕地(2)(3.2亿亩),其限制因子包括气候条件(干旱、寒冷)、地形条件(海拔高、坡度大)、土壤条件(土层浅薄、盐分高、酸度大、有机质低、养分瘠薄)、资源条件(缺乏灌溉)等[3]。其中,盐碱土、风沙土、黄绵土、红壤、紫色土等5大类边际土壤总面积约3.376亿亩,主要分布在南方丘陵区(1.548亿亩)、黄土丘陵区(0.347亿亩)、北方沙地区(0.445亿亩),半干润区和西北干旱区(0.8576亿亩)、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区(0.179亿亩)(图1和表1)。然而,我国现有耕地质量提升技术及现有耐逆品种不足以支撑边际土地的改良和生态利用,需要协同突破边际土地的改良工程体系与农作物育种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