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不同酸浸尾矿合成ZSM-5产物的化学组成》

《表4 不同酸浸尾矿合成ZSM-5产物的化学组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酸浸除杂工艺对钨尾矿合成ZSM-5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酸浸尾矿所合成ZSM-5分子筛产物的化学组成见表4。由表4可以看出,不同酸浸尾矿合成产物的直观区别在于产物纯产量的不同,纯产量分别为1.29g、1.76g和2.17g,通过计算发现其本质区别在于产物对干化尾矿中SiO2的利用率上,其SiO2利用率分别为62.05%、82.30%和92.77%。有效利用干化尾矿中SiO2的首要因素是通过酸浸除杂,高温碱熔活化后水解将尾矿中Si组分更高效地溶解出。由表3可以看出,影响尾矿SiO2溶出率的因素为尾矿中Si组分和Al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以及Fe组分、Ca组分和其他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含量。干化尾矿通过3种方法酸浸过后,其中Fe组分、Ca组分和其他组分含量差距较小,所以影响SiO2溶出率的主要因素是尾矿中Si组分和Al组分特性。Si组分和Al组分对SiO2溶出率的影响效果互为正反,WS-60、WS-90和WS-170尾矿中Si组分依次增加,Al组分依次减少。所以不同酸浸除杂条件对尾矿合成ZSM-5产物结果有影响,具体表现为:随着酸浸温度和压力的增加,尾矿中Si组分含量随之增加以及Al、Fe、Ca和其他组分含量降低,这有助于提高尾矿活化水解过程中的SiO2溶出率,在同等合成方法下,SiO2溶出率越高的尾矿料所合成的产物纯产量越高,产物对干化尾矿的SiO2利用率也随之增高,有助于提高尾矿的资源化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