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5 30号勘探线原生晕元素分带指数》

《表5 30号勘探线原生晕元素分带指数》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甘肃文县阳山金矿床葛条湾-安坝矿段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及深部找矿远景评价》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原生地球化学异常中元素的地球化学分带性在评价矿体剥蚀深度、深部远景评价方面具有很大的实践意义(王长明等,2007;章永梅等,2010;孙莉等,2013;李遂民等,2016)。运用矿床原生晕特点及地质特征的模型化、数字化来进行统计分析已经成为金属矿床大比例尺定位、定量或统计预测的基础。目前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研究中常用的方法有分带指数法、分带性衬度系数法、重心法、比重指数法、概率值法、浓集指数法、金属量梯度法等(叶庆森,2014)。本次采用前苏联地球化学家C.B.格里戈良分带指数法进行计算(Beus et al.,1977),将30号勘探线原生晕剖面自地表向下划分为6个中段:1900 m、1800 m、1700 m、1600 m、1500 m、1400m,通过计算出各段元素的线金属量,然后进行标准化处理并相加,用各元素除以它们的和进而计算出分带指数(表5),每一元素分带指数的最大值所对应的高程即为该元素在元素分带序列中的位置。通过以上计算过程初步得出本次研究的原生晕剖面元素分带序列为:(Co+Cu+Pb)—Zn—(Bi+Mn)—(Mo+Sb)—(Ag+As+Au)。对于同一标高位置上出现多个元素分带指数最大值时,可根据变异性指数(G)和变异性指数梯度差(△G)原理可对同一中段的元素先后顺序进行确定,其中当2个以上元素的分带指数最大值同时位于剖面的最上截面或最下截面时,用变异性指数(G)来进一步确定它们的相对顺序位置,值大者排在相对靠前位置;当2个以上元素的分带指数最大值同时位于中部截面时,用变异性指数梯度差(△G)来确定相对顺序位置,值大者排在前面。通过以上方法进行进一步计算和划分,可以得出阳山金矿床30号勘探线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自上而下为:Pb—Co—Cu—Zn—Mn—Bi—Mo—Sb—Au—As—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