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简化的SAM结构:金融普惠可以提高减贫质量吗——基于多维贫困的分析》

《表2 简化的SAM结构:金融普惠可以提高减贫质量吗——基于多维贫困的分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金融普惠可以提高减贫质量吗——基于多维贫困的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2014年我国农村官方贫困线(收入标准)是2800元;住房面积标准,来源于住房建设部颁布的《农村危房改造最低建设要求(试行)》;受限于CHFS数据可得性,生活饮水指标和生活燃料指标是村庄层面变量,即同一村庄内所有家庭的取值相同。

首先,我们通过对多维贫困指标赋权加总的方式得到多维贫困变量,以此衡量农村家庭多维贫困(Feeny and Mc Donald,2016;Bucheli et al.,2017)。不同于已有文献主要刻画了地区层面的多维贫困问题,本文直接刻画了农村家庭自身的多维贫困状况。多维贫困变量构建方法和指标见公式(1)和下表2,MPIi是家庭i的多维贫困剥夺得分,取值介于[0,1]之间,取值越大、代表多维贫困越严重。本文借鉴文献普遍做法和数据可得性,从收入、教育、健康和生活质量等四个方面衡量农村家庭多维贫困,并为不同维度、同一维度内的不同指标赋予相等权重(UNDP,2010;王小林、Alkire,2009;王春超、叶琴,2014;郭熙保、周强,2016;陈国强等,2018)(1)。等权重的好处在于,可以保证每个维度所刻画的可行能力对家庭减贫的同等重要性,无论教育还是健康等其他因素,都对家庭减贫和长期发展至关重要,而不因不同维度指标在地区间的差异大小而有所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