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三组不同时间段各指标阳性率比较[n(%)]》

《表2 三组不同时间段各指标阳性率比较[n(%)]》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意义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与同时间段同组H-FABP比较,aP<0.05;与AMI组比较,bP<0.05;与疑似组比较,cP<0.05

组内比较:AMI组T1时H-FABP阳性率高于本组同时间CK、CK-MB、c Tn I阳性率,T2、T3时H-FABP阳性率高于本组同时间CK、CK-MB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疑似组T1、T2时H-FABP阳性率高于本组同时间CK、CK-MB、c Tn I阳性率,T3时H-FABP阳性率高于本组同时间CK、c Tn I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T1、T2、T3时,AMI组H-FABP、CK、CK-MB、c Tn I阳性率均高于疑似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疑似组T1时H-FABP阳性率高于对照组,T2、T3时H-FABP、CK、CK-MB、c Tn I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