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山东省扶贫模式概况》

《表-3山东省扶贫模式概况》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山东省扶贫模式剖析与策略深化》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由表-3可以看出,半岛地区的主要扶贫模式包括“农业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特色产业扶贫、“旅游+扶贫”、生态扶贫四种;鲁中地区的主要扶贫模式包括黄河滩区异地搬迁、金融扶贫、资产收益扶贫三种;鲁北地区的主要扶贫模式包括企业扶贫、旅游扶贫、金融扶贫、“互联网+”、土地流转增收四种;鲁南地区的主要扶贫模式包括“互联网+”“旅游+”“光伏+”“园区+”“合作社+”“资源+”等;鲁西地区的主要扶贫模式包括“企业下乡+土地流转+就近就业”、特色产业、农村电商、金融扶贫四种。综合来看,山东省近几年发展的扶贫形式多样,各地区根据当地的资源禀赋、区位优势、特色产业同当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结合,推进三次产业融合、农产品深加工、休闲农业等现代农业方式来助推脱贫攻坚。半岛地区依托其区位优势及原有的产业结构发展当地经济,在提高贫困标准线的基础上增加帮扶比例,对于无劳动能力的人员进行兜底帮扶,更大限度上关注中下层收入人口。鲁中、鲁北地区大多集中在黄河滩区,黄河滩区异地搬迁使乡村进行重新划分和统一管理,在此基础上发展乡村特色旅游,依托古老的黄河农耕文化发展以教育示范为目的的农业合作社及农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形式。依托国家扶贫实验区创新资产收益扶贫和金融扶贫是扶贫模式中的一大特色,通过“光伏+”及农业温室大棚等项目使扶贫资金达到了最有效的利用。鲁西南地区的贫困形势比较严峻,贫困村比较集中。利用当地交通便利发展了“互联网+”以依托的各种扶贫模式,通过土地流转来整合土地规模,扶持当地企业的同时引进相关产业的龙头企业,利用当地特色农产品、特色文化等发展三次产业融合的综合收益经济模式,带动贫困户整体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