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不同社区规划阶段的目标与方法体系》

《表1 不同社区规划阶段的目标与方法体系》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以人民为中心的“15分钟生活圈”行动规划实践及启示——基于长沙的观察》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色在于空间全覆盖、对象全覆盖和内容全覆盖,开展了系统性规划行动,分别开展了控规层面城市设计全覆盖工作、社区现状设施评估和生活圈行动计划,实现了规划送“服务”的升级。一是控规层面城市设计全覆盖。此项工作的特色是选取21家设计单位的80多名设计师启动对每个片区控规层面的城市设计工作,并按照“四增两减”的要求,从“市民视角”深化细化规划内容,通过更加精细的规划控制,以完善控规在社区层面配套的不完善,制作精细化规划的“蓝图”。二是社区现状设施评估。对全市六区一县86个街道、580个社区进行了现状设施调查,形成全市现状设施一张图、一张表,在生活圈规划之前摸清了家底,并开展了长沙市宜居社区整体状况评估,从社区生活圈宜居性的五个维度,即宜“居住”、宜“就业”、宜“出行”、宜“生活”、宜“游憩”五方面,开展评估,为生活圈项目库梳理奠定基础。三是制定了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规定》和生活圈规划《导则》,为行动规划奠定了制度基础。四是系统性开展了“一圈两场三道”规划行动,探索性建立3个15分钟分级分类设施配置体系,即步行15分钟(服务半径0.75 km)、自行车15分钟(服务半径1.5 km)、车行15分钟(服务半径4 km),并建立了统一的编码,将各项建设内容落实到生活圈(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