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不同种植模式不同处理玉米灌浆期冠气温差》

《表4 不同种植模式不同处理玉米灌浆期冠气温差》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间作小麦秸秆还田对地膜覆盖玉米灌浆期冠层温度及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通过冠层温度与大气温度差可判断覆盖、耕作及种植模式对玉米冠层温度稳定性的影响。间作较单作可降低玉米灌浆期的冠气温差,地膜2年覆盖利用较传统每年覆新膜可降低单作玉米冠气温差,秸秆还田可降低配对地膜覆盖玉米灌浆期的冠气温差,试验年份及年份与处理间的交互作用不显著(表4)。从玉米灌浆期冠气温差平均值分析可知,间作较单作降低玉米灌浆期冠气温差33.4%,NTSI2、NTSSI2、CTSI、CTI处理较CTM处理分别降低64.8%、47.3%、33.9%、18.6%,NTSI2、NTSSI2、CTSI处理较NTM2处理分别降低31.2%、54.0%、13.7%。地膜2年覆盖利用较传统每年覆新膜降低单作玉米灌浆期冠气温差23.4%。间作模式中,与CTI处理相比,NTSI2、NTSSI2、CTSI处理降低玉米灌浆期冠气温差,分别为56.8%、35.3%、18.8%,以NTSI2、NTSSI2处理降低幅度较大,比CTSI处理分别降低46.7%、20.3%,其中NTSI2处理比NTSSI2处理降低20.3%。综上,小麦带免耕秸秆覆盖还田与玉米带地膜2年覆盖(NTSI2)随气温变化其冠层温度变化较小,可减小气温变化对玉米生长发育的不利影响。2.3玉米灌浆期光合生理特征对秸秆还田及地膜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