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高职公共基础课有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表1 高职公共基础课有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高职公共基础课有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探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以高职公共基础课课堂教学基本特征设计二级指标基于以下考虑:本指标体系力图对公共基础课不同课程教学模式有较好的适用性,要求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能最大程度激起学生上课兴趣,尽可能提高课堂效率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依据框架每一个二级指标水平的描述和介绍(表1),有几个指标可以看出学习的环境的重要性,比如“学习情景”“效果”等;“学习情境”的意义重大,是课堂教学评价一个最基本的组成要素,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高效课堂”的特点。“师生关系”这个指标说明了学生和教师应该共同合作完成教学计划;在教学系统中,老师和学生都是主体,并且具有自己的个人意愿,只有两者相互合作、配合,共同为完成教学目标而努力,才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为此,设立该二级指标,强调教学活动与教学内容需要紧密联系,所以也可以归类到“意义建构”上面,这也是为什么会有“内容意义”这个二级指标出现的原因。在一级指标中提到的“教学效果”反映了“组织、关联和应用”的意义。教学效果评价是对学生最后获取的成果的评价,关系到学生能够通过课堂学习掌握到什么知识,以及是否具备一定技术和技能,为此设立该二级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