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瘤胃微生物的生态位分化和部分官能团成员》

《表1 瘤胃微生物的生态位分化和部分官能团成员》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瘤胃微生物发酵调控研究进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氨基梭状注:P:丙酮酸,L:乳酸,S:琥珀酸,F:延胡索酸,A:丙烯酸,[H]:还原氢,C2/C3/C4:乙酸/丙酸/丁酸。

瘤胃微生物是不同功能微生物的集合。瘤胃微生物组计划(RMP)[51]同时利用纯培养技术与三代测序技术,对来自瘤胃的微生物进行了深度的基因组测序。因为不同谱系的微生物功能可能相似,相同谱系的微生物功能可能不同,所以大致上可以按照代谢产物将瘤胃微生物分为6个功能类群,即产乙酸、产丙酸、产丁酸、产甲烷、产乳酸和琥珀酸或延胡索酸、产氨官能团(表1)。瘤胃微生物的多样性和整体功能与这6类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密切相关。首先,产乙酸(C2)、产丁酸(C4)、产乳酸(L)、琥珀酸(S)或延胡索酸(F)的官能团都利用丙酮酸(P)生成相应的产物,而丙酮酸主要来源于瘤胃内的糖类降解,因此这3类官能团共同利用了有限的瘤胃资源,构成生态位抢占关系,处于优势地位的官能团主导了瘤胃的整体发酵模式。同时,丙酮酸产乙酸过程会产生大量的还原氢,还原氢和二氧化碳被甲烷菌利用,降低氢分压促进丙酮酸继续发酵,二者构成生态位修饰关系。其他消耗氢的官能团(如产丙酸、产乳酸、产琥珀酸的官能团)则与甲烷构成生态位抢占。生态位理论为这些官能团的相互关系提供了有力解释,而如何合理的利用官能团的生态位关系,是将来调控瘤胃微生物促进饲料利用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