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观测期间风因子状况》

《表2 观测期间风因子状况》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3类集沙仪野外测试对比》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U为风速,U*为摩阻风速,Z0为空气动力学粗糙度,g为湍流度,W为风向,P为集沙仪进沙口方向,W、U、U*、g以及Z0均为相应实验时段内的平均值。

采用最小二乘法确定了土壤表面空气动力学粗糙度[19],并对各时段摩阻风速进行了计算[20-21],2019年5月12日3次试验平均风速达9.82 m·s-1,摩阻风速(U*)为0.461,空气动力学粗糙度(Z0)较大,为0.039 mm,湍流度达0.11以上,属于高湍流强度范畴;5月13日2次试验观测的平均风速为8.75m·s-1,摩阻风速(U*)和空气动力学粗糙度(Z0)较低;5月15日观测的3次风蚀达到风蚀活动强度的峰值,平均风速达10.50 m·s-1,湍流的变化幅度较大,而空气动力学粗糙度(Z0)则为历次风蚀事件观测的最低值(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