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河南舞阳三支贾湖骨笛测音表》

《表1 河南舞阳三支贾湖骨笛测音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中国巫乐观及其审美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人的审美取向多半来自大自然的精密安排”,“数学是上帝描述自然的符号”。(黑格尔语)“在泛音中包含了整个宇宙,大自然把它给我们是作为绝对真理的隐喻。人理解泛音的关系既根据自己直觉的力量,又依靠自己精神的特性,并以此为自己的音阶选用泛音列中的某些基本的材料。”(索古贝多琳娜语)“大自然本体内蕴的音乐规律,它必然遵循自然宇宙的物理音响法则—简单整数比的自然谐音程构成的乐声。”(12)先民根据自己直觉的力量认识了近泛音,(13)近泛音的相互关系就是“数”的音乐和谐美的本质。在巫乐简单整数审美思维中,“数”指的是古人对数量关系的理解,是对十以内的简单整数的审美思维。十以内的简单整数关系恰恰暗合了古人追求音响自然规律的泛音认知,揭示了巫乐倾向于自然音响的本质。“古代数学的萌芽应该产生于原始公社末期”。“仰韶文化时期出土的陶器上面只有等表示1、2、3、4的数字符号;西安半坡出土的陶器上也只有用1-8个圆点组成的图案”(14)。从仰韶、半坡纹饰以十为限观之,简单整数思维应该是巫乐实践音高规范的根本。若从音乐的基底本质上看,音高规范是“数度之学”,(15)音乐是依照根本的数学和谐而存在的。音与数的结合由简单到复杂,由粗略到精细。远古先民有了等分感知,便揭示了迄今所有律制、音阶、调式的八度数理框架;当有了等差思维,便出现了巫乐以简单整数规范音高的形式。众所周知,自然音响的和谐法则是由整数比构成,头四个整数构成了音乐的早期和谐:1︰2构成了纯八度、2︰3纯五度、3︰4纯四度。十以内的整数思维还能构成3︰5大六度、4︰5大三度、5︰6小三度、5︰8小六度、8︰9大二度。显而易见,距今8000年的贾湖骨笛不可能超越简单整数思维。以先民十个手指记数,以手指宽度为计量单位在骨笛上刻划钻音孔记号,应该是最方便最合理的方法。已公布的三支七孔贾湖骨笛的所有孔距(16)在1.44厘米至2.19厘米之间,恰“是中等身材男性中指的宽度范围”,(17)即在1.78厘米平均值左右。若设三支骨笛的平均孔距1.71、1.72、1.95厘米等于1的话,那么三支骨笛的音高关系均可用十以内的整数表述。河南舞阳三支贾湖骨笛测音表如下:(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