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草源DOM微生物降解前后3种组分与Cu2+结合的荧光猝灭参数》

《表1 草源DOM微生物降解前后3种组分与Cu2+结合的荧光猝灭参数》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微生物降解影响下湖泊草源DOM与重金属的相互作用》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采用修正的Stern-Volmer方程对3种荧光组分进行拟合,估算其有效的络合常数,如表1所示(R2>0.74),拟合性良好说明该式可以较好的解释荧光猝灭.在微生物降解之前,草源DOM中3个荧光组分的络合常数表现为C3>C1>C2,说明类腐殖物质的金属结合能力要强于类蛋白物质,更容易与Cu2+形成络合物,与之前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25].在微生物降解的过程中,类腐殖质组分C1和C3的log Ka值整体上表现出减小的趋势,而类蛋白质组分C2的log Ka值却随着微生物降解过程不断增大.微生物降解实验结束时草源DOM中3个荧光组分的络合常数表现为C2>C3>C1,类蛋白质组分C2的log Ka值大于类腐殖质组分C1和C3,说明微生物降解过程降低了类腐殖物质的金属结合能力,但提高了类蛋白物质的金属结合能力,这种差异并未在DOM光谱特性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