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不同布置夹角下巷道稳定性数值模拟结果》

《表2 不同布置夹角下巷道稳定性数值模拟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FLAC~(3D)数值模拟的软岩巷道围岩稳定性及布置方案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基于上述6种不同巷道轴线与岩层走向夹角下的数值模拟结果,以位移、主应力及塑性区为评判指标,对布置夹角进行优选,得出最佳的巷道轴线与岩层走向间的角度,不同布置夹角下巷道稳定性数值模拟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当巷道与岩层夹角为90°时,巷道侧帮岩体所受压应力值及顶部沉降位移均较小,且顶部岩体没有处于受拉状态,与巷道轴线平行于岩层走向布置相比,垂直岩层走向布置方式下巷道的稳定性更好,这与井下沿脉运输巷道稳定性劣于穿脉巷道的结果相一致。但沿脉运输巷道若采用垂直岩层走向布置将大大提高施工难度,因此考虑到井下施工作业及岩体受力状态,可采用巷道轴线与岩层走向成20°或30°作为巷道布置角度,该方案下巷道顶部及底部岩体没有处于受拉状态,同时降低了井下施工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