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语言态度研究三个视角的基本特征》

《表1 语言态度研究三个视角的基本特征》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语言态度研究的情境化转向——以我国大学生的语言学习与方言保持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互动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语言态度研究,与以往的研究视角具有明显的不同特征(详见下页表1)。语言观的不同,导致对语言态度的认识不尽相同。“结构”语言观认为语言态度是静态、稳定的心理实体,当然也会关注社会文化语境;互动“建构”的语言观,认为语言态度是动态、可协商的“实践”或“活动”。两者在研究方法、研究介质、研究工具和研究维度等方面都有所不同。社会心理学和语篇分析视角下的相关研究大都将语言态度视为稳定的心理实体,研究的任务就是解释这些心理状态,语言态度是“静态”“稳定”及“独立于语境”的。[29-30]建构主义理论更新了人们对语言本质的认识,认为人的认知结构具有生成特征,强调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并从活动—动作的角度去分析认知机制,阐释人的认识是如何产生的[31]。语言态度呈现出“动态”“建构”以及“依赖于语境”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