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核壳团簇分子的范德华体积(Bohr3)》

《表3 核壳团簇分子的范德华体积(Bohr3)》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核壳型量子点(ME)_4@(ME)_(28)(M=Cd/Zn,E=Se/S)核壳间相互作用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核结构的变化可以通过比较其被壳层包裹前后体积的变化来进一步分析.此处采用全空间对Cd/Zn和Se/S原子的范德华半径积分的方法统计分子体积,空间内任一原子的距离小于该原子范德华半径的格点均计入该分子的体积,结果见表3.其中核、壳单独的体积是在核壳型团簇分子的基础上,分别删除壳、核中分子得到的构型下直接进行计算统计所得.结果显示,八个团簇分子中内核、壳层分别的体积之和(表中c+s)均大于核壳构型中的体积(表中core-shell),原因在于核壳构型中核、壳之间的原子形成了化学键,导致体积在统计的过程中有重叠部分.内核结构优化过后计算所得体积(单位:Bohr3)分别为(Cd Se)4:1767.633,(Zn Se)4:1266.711,(Zn S)4:1257.621,(Cd S)4:1502.346;与核壳层结构中删除壳层原子计算所得范德华体积比较,优化的得到核层团簇范德华体积较小,进一步说明内核包裹了壳层后,壳层对核层原子有向外拉伸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