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原因分析汇总:公立医院改进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的研究》

《表1 原因分析汇总:公立医院改进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的研究》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公立医院改进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的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公立医院在采购固定资产前应当进行合理的预算决策,为了避免盲目采购,在采购前要对设备进行充分的考量,考量主要通过专家座谈、管理层分析、实际使用者意见,建立预算指标体系,如表1,主要测算人才、硬件设施、软件设施、财务杠杆四个方面。人才方面主要是现有人才适配度和人才缺口补偿力两部分,固定资产虽然越来越智能化,但仍需要配备人力进行驱动,同时智能设备在出现故障时需要有人进行维修,这都需要专人负责,医院在考虑购进一项资产的时候,要确保现有人才可以使用或经过培训可以使用、维修设备;其次就是硬件条件,有时候设备并不是独立的存在,它需要配合其他一些基础物料进行运作,此时基础物料的获取难度便成为设备正常运转的一项重要指标。同时一些大型的手术室仪器是否能正常安装也是考量的标准之一,空间占用可能影响设备正常的运转;再者是软件设施,前文也提及,信息化水平和管理制度建设决定了管理的效率和能力,两者缺一不可,有完善的制度却没有足够的信息技术与之匹配,将降低固定资产的管理效率;最后是财务杠杆,公立医院虽然姓“公”,但并不表示医院是公益性质的,在符合上级机构的价格标准下,能做到盈利也是公立医院继续做大做强的标志,所以财务分析至关重要,而其中最主要考虑的是资产利用率、投资收益率、本量利分析和资产折旧率。资产利用率是指购入的固定资产实际使用的时间和计划使用时间之比,大部分固定资产是按照购买年限进行折旧,而不是根据使用频率,这就需要医院测算一项固定资产实际未来使用次数,如果在折旧期限内,其被使用的次数较少,例如大型的手术设备,一些小型医院并没有足够的大手术去做,使得手术设备闲置过久,该设备就不应购进,这和本量利分析在一定程度上相似,例如一种检测仪器,固定成本是这台仪器的购买成本,而仪器在测试的时候会消耗一些机物料,机物料的成本就是变动成本,每次的收益在超过变动成本的同时需要“弥补”固定成本,所以当资产利用率较低时,就会因为固定资产无法抵消而不应购买;投资收益率和资产折旧率也很相似,医院希望盈利,则尽早收回成本费用,投资收益率是计算医院购进的这项投资未来能获得的利润总额占购进成本的比率,假设医院所处的卫生环境在未来折旧年限内没有出现重大的变化,那么设备带来的年利润也就相对稳定,即投资收益率可以转化为年收益与年成本之比,年收益可以结合资产的利用率进行测算。剩下的最主要的就是年成本要尽量低,这时候就牵涉到资产的折旧率,例如一项设备100万元,折旧年限为5年,另一项设备150万元,但折旧年限可以达到10年(假定其在折旧期内可以充分使用),则第一项的年成本达到20万元,而第二项仅为15万元,在使用效益相差无几的时候应选择第二项进行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