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划分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稳定型的遥感指标》

《表4 划分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稳定型的遥感指标》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2005~2015年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稳定性制图》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高海拔多年冻土分带方案中定义了区分不同的多年冻土稳定型的年平均地温、年平均气温和多年冻土厚度的标准(程国栋,1984).如2.1节所述,测量年平均地温和多年冻土厚度非常困难,相对容易测量的年平均气温常被用作指示多年冻土发生的标准(Ran等,2015),尽管它不是多年冻土热稳定性的最佳指示因子,且在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区,年平均气温的站点也非常稀少.本研究中,通过比较多年冻土热稳定性分布图和遥感年平均地表温度和冻结数,根据每种类型两个指标的第5百分位数和第95百分位数定义了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热稳定类型的遥感年平均地表温度和冻结数(表4).表4显示,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的分布下界对应于1.1℃的遥感年平均地表温度等温线,对应的冻结数是0.45.各多年冻土类型边界处的年平均地表温度值系统地高于表1所示的年平均气温标准,这种系统差异在不同的稳定型之间有所不同.年平均地表温度和冻结数的标准偏差分别为2.6℃和0.1,代表在整个青藏高原范围内该标准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参考根据年平均地温划分的多年冻土图(图6),在类型水平上,使用遥感年平均地表温度和地表温度冻结数的多年冻土分类结果的一致性分别为69.6%和75.3%,而在多年冻土范围水平上,一致性分别达到90.1%和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