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市场上预混料标签提供的配方中玉米、豆粕比例(%)》

《表1 市场上预混料标签提供的配方中玉米、豆粕比例(%)》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玉米豆粕在蛋鸡饲料中的应用及影响因素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养殖户使用的原料中玉米以自种或当地收购为主,豆粕、麸皮、石粉、预混料均由当地经销商提供。

在生产中,饲料营养的数据设计是以动物适宜温度条件下对物质代谢利用的试验数据确定的,很多饲料厂家饲料标签中提供的配方,可以满足动物适宜环境条件下的营养需要,但在北方地区中小规模养殖场并不具备控制适宜环境条件的能力。自然条件下养鸡,冬季的极端低温、低温会提高鸡对热增能的需要,在标准条件下的采食量不能满足需要时,会通过增加采食量来满足,但同时会使蛋白质摄入超标,引起氮代谢加重,造成营养代谢障碍,例如表1配方中的2、4、5比较常见。如果采食量达到130 g时,则比标准采食量多摄入25~30 g饲料补充能量的不足,通过蛋鸡营养标准核算可知,多摄入的能量为293~334 J,蛋白为0.375~0.4 g。蛋鸡多摄入的蛋白被机体非正常转化排泄,不但造成了饲料资源的浪费,也引发了很多疾病;夏季的极端高温、高温会引起鸡机体代谢机能的下降,比标准采食量低15~20 g,能量少摄入176~234 J,蛋白少摄入0.225~0.3 g,不能满足正常生产需要,体脂严重消耗,鸡消瘦,生产性能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