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向阳坪铀矿床方解石碳同位素分析数据》

《表2 向阳坪铀矿床方解石碳同位素分析数据》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桂北苗儿山中段向阳坪铀矿床热液脉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指示意义》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δ18OSMOW=1.030 86δ18OPDB+30.86(Friedman and O’Neil,1977),δ18O流体=δ18OSMOW-(-3.39+2.78×106/t2)(O’Neil et al.,1969),温度t取石少华等(2011a)据流体包裹体测得的成矿阶段温度209.40℃。

有关热液矿床成矿流体中的碳的来源目前已取得较多的共识,主要有3种可能来源:岩浆或地幔来源(δ13CPDB值为-9‰~-3‰)、沉积碳酸盐来源(δ13CPDB值为-3‰~3‰)和有机碳来源(δ13CPDB值为-30‰~-20‰)(Ohmoto,1972)。从方解石样品碳氧同位素组成分析结果(表2)可知,向阳坪矿床方解石δ13CPDB值处于-10.0‰~-7.6‰之间,均值为-8.5‰,不同期次的流体均明显表现为岩浆或地幔来源(图4)。成矿期方解石具有更低δ13CPDB值,处于-10‰~-8.7‰之间,均值为-9.3‰,与邻区沙子江矿床成矿期方解石δ13CPDB值(-9‰~-5‰)较一致(石少华等,2011c),指示成矿流体以岩浆或地幔来源为主导,可能混有少量的有机碳来源,这是由于地层有机碳在花岗岩浆重熔改造和侵位过程中以沉积变质岩的捕掳体为载体进入岩体,成矿流体可能混染了变质岩地层来源的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