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St Alr和突变体的动力学参数》

《表2.St Alr和突变体的动力学参数》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通过易错PCR提高鼠伤寒沙门氏菌丙氨酸消旋酶催化活性》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为了进一步分析突变位点的作用机制,以大肠杆菌K12中丙氨酸消旋酶Ec Alr (PDB ID:2RJH,与St Alr同源率为91.36%)为模板[17],采用Swiss-Model在线软件构建丙氨酸消旋酶St Alr和突变体A3V的三维结构。由图4-A可见,2个亚基首尾相连,活性中心K34和Y255′分别来自2个亚基,突变位点A3位于两个亚基的结合界面;当将氨基酸残基A3突变为缬氨酸(V)后,该位点与另一亚基中氨基酸残基E61′和F82′之间的最短距离分别由3.8?和4.8?缩短至3.3?和3.8?(图4-B、C),说明该位点突变后使2个亚基间的距离有所接近,使突变体A3V比野生型更易于形成二聚体,从而提高了酶蛋白的催化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