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与产业结构水平的关系分析结果》

《表3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与产业结构水平的关系分析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民族地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表示估计结果在0.01的水平上显著。表4同

基于民族地区2006—2018年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劳动力要素投入、资本要素投入及产业结构层次系数的面板数据,运用公式(2)对民族地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要素投入和产业结构进行固定效应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模型拟合度较好,为56.8447%。结果表明样本期内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条件下,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劳动力要素与资本要素的投入能有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但是所产生的推动效果较为有限。一方面,随着产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优化对于产业技术人才的需要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会不断增多,但目前民族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劳动力储备已无法满足产业结构优化的需求,而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恰恰能够通过生产过程的专业化分工与外包,缓解民族地区当前由于劳动力供给不足所造成的瓶颈,进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同时由于民族地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仍处于发展初期,所引进的专业技术人员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实际需求仍有不少差距,因此其所产生的推动效果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另一方面,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工作的要求下,民族地区资本要素投入大多精准投放至贫困户及贫困户能够直接受益的领域,如易地搬迁扶贫、社会保障兜底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这其中虽然有部分资金会在一定程度上覆盖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但距离产业高质量发展并推动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的实际需求还相距甚远,进而导致了资金投入对产业结构优化仅能发挥较微弱的正向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