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教育实习课程评价标准(部分)》

《表4 教育实习课程评价标准(部分)》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成果导向的教育实习课程改革探索——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基于成果导向的教育实习课程评价与学习成果相呼应,能力导向,多元评价,结果认证,强调标准参照、自我参照,评价注重实习生的最终成果(顶峰表现),阶段性成果只作用于下一阶段实践学习的参考,并在实习过程中不断检核进步情形,常运用符合/不符合、通过/不通过、达成/未达成等作为最终评价。成果导向教育实习课程评价是将评价的重点聚焦于“学习成果”,并以实习生为中心,构建基于学习成果的过程+结果的双层评价、学习成果的达成性评价的评价内容,综合采用审核成果文件、实际操作及实践体验等多种评价方式。具体而言,一是建立多元评价主体,彰显科学评价理念。根据教育实习课程评价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评价主体,或多主体参与共同完成评价,强调以多数人参与的评价(客观)改进少数人参与的评价(主观),充分发挥评价者各自的专业优势,不再草率地做出评价,进而使得评价结果更加符合实际情况。二是确立实习课程评价标准,开发操作性评价工具。目前,在我国的学前教育实习评价研究与实践中,既有自主研拟的评价工具,也有引进修订的。一方面,各高校采用自己编制的教育实习质量评价工具;另一方面,许多研究者推荐使用美国实习教师表现评价工具,即美国教师教育学院联合会(AACTE)与斯坦福大学一起开发的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表现评价(Teacher Performance Assessment,edTPA)[12],这一工具影响比较广泛。在此基础上,我们开发具有中国文化适宜性的教学演示评价表、整体性表现评价表、实习生自我评价表、实习同伴观察表等具体的、可操作的评价工具,如表4所示。三是优化教育实习课程评价实施,创新使用多样化评价方法。评价实施如何保证客观、科学而全面是提升学前教育实习质量的重要保证。成果导向的教育实习课程评价可以考虑从优化评价实施着手,创用多样化评价方法[13],如图1所示。首先,创用内部自我评价与外部他人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形成内部自我评价与外部他人评价的一个闭环。其次,开发使用“过程+结果”全过程的持续评价与反馈,促进评价有效实施与持续改进。再次,设计环节清晰的过程性评估步骤与操作程序,保障评价者科学、顺畅地完成评价与信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