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聚类评价:基于MABR的市政污水处理强化脱氮中试研究》

《表1 聚类评价:基于MABR的市政污水处理强化脱氮中试研究》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MABR的市政污水处理强化脱氮中试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a:平均值(±标准偏差)。

中试实验装置位于青岛城投大任水务西部污水处理厂内,图1为反应装置的工艺流程图。反应器主体工艺为A2/O,2组MABR膜组件单元直接放置在好氧池内。中试实验反应器体积为26.7 m3,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和沉淀池的体积分别为1.50、4.35、17.55和3.30 m3。在厌氧池和缺氧池上方安设3组搅拌器,好氧池通过底部微孔扩散器和MABR膜供氧。A2/O-MABR系统中膜的曝气量与好氧池底部扩散器曝气量之比为1∶2,根据溶解氧的变化调整曝气量。进水为污水处理厂的细格栅出水,实验期间的进水水质情况如表1所示。A2/O-MABR系统的对照组为污水厂里运行的A2/O系统,该中试系统的各反应池的体积比和水力停留时间与A2/O系统相同。A2/O系统二沉池出水后采用化学除磷,在生化处理阶段主要进行碳和氮的去除。因此A2/O-MABR系统也主要考虑碳和氮的去除。系统的接种污泥取自污水处理厂的回流污泥,污泥浓度为6 000 mg/L。经过30 d的培养和驯化后,系统COD、NH4+-N和T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4%、96%和60%,表明系统稳定工作,取得了较高的污染物去除率。实验运行期间的进水流量为1.5 m3/h,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和沉淀池的水力停留时间(HRT)分别为1.0、2.9、11.7和2.2 h。污泥停留时间(SRT)为15 d,系统内的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浓度约为1 800 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