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养老保险提升中国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实证研究》

《表4 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养老保险提升中国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实证研究》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养老保险提升中国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实证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p<0.1,**p<0.05,***p<0.01表格内汇报的是稳健标准误。

表3汇报了购买养老保险对农民幸福感影响的序Probit模型估计结果。表4展示的是本文关心的各个变量对于选择最幸福(幸福感=5)的平均边际效应及相应的稳健标准误。列一、二仅仅研究养老保险对农村居民幸福感的总体影响效果,第一列的解释变量仅仅包含未成年子女数以及成年子女数,第二列在此基础上加入了去均值的养老保险与未成年子女数的交互项,去均值的养老保险与成年子女数的交互项;从第一列与第二列中的回归结果来看,养老保险的幸福效应十分显著,由于本文并不关注“新农保”与“商业养老保险”的差异性,而强调研究养老保险所带来的福利效应,变量Pen的平均边际效应为3.14%,即告诉我们在平均意义上,购买养老保险能够使农民汇报最幸福的概率提高3.14%,而且这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是显著的;此外,列一、二中,未成年子女数的幸福效应不显著,而成年子女数的幸福效应显著,正如理论模型中的假设三所述,未成年子女往往会挤压父母当期的消费水平,未成年子女往往“不懂事”,不能承担起为父母分忧的责任,这就解释了未成年子女数的系数为估计系数不显著,而去均值的未成年子女数与养老保险的交互项也不显著就进一步说明了未成年子女数对父母养老的影响在现阶段的幸福水平决定中效果甚微,值得对比的是,成年子女数对父母幸福的影响效果为正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不难知道成年子女数是父母养老的保障,成年子女生活能够独立,不再挤压父母当前的消费水平,且父母能够得到更多的赡养服务,因此父母能够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列二中去均值的养老保险与成年子女数的交互项系数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是显著为正的,这就说明了在农民幸福感的决定中,养老保险与成年子女数量存在协同关系,即养老保险的存在能够增强成年子女数带来的幸福感。但值得注意的是,列一、二并没有控制个人的其他特征,而控制个人其他特征的列三、四结果与列一、二类似,此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