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左干渠角美镇区北侧小流域各项指标》

《表1 左干渠角美镇区北侧小流域各项指标》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北溪引水左干渠角美区域内涝成因分析与治理》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本地区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湿润气候,区域雨量充沛,4—6月的梅雨及7—9月的台风雨是造成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由太平洋台风入侵所挟带的暴雨强度大,雨量集中,引起的洪涝灾害更为严重。左干渠北侧良才山最高海拨达485.60 m,东侧文圃山海拔422.20 m,南侧沿江一带海拔标高仅为2.50 m左右,山地小流域的暴雨,汇流3小时内就到达左干渠。左干渠角美镇区段北侧4个小流域中,龙屿流域面积最大,但其河床长度仅7.60 km,平均坡降1.70%,其它小流域平均坡降均大于1.44%,详见表1。由于河床短,坡降大、汇流历时短,因此各小流域洪峰在左干渠相遇,内涝水位上升速度快。如1996年8月2日7—10时,降雨量135.10 mm,至12时,左干渠龙屿闸水位由3.67 m上升到最高点5.70 m,平均每小时提高40.60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