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谷子收获期各器官间相关系数的品种差异》

《表4 谷子收获期各器官间相关系数的品种差异》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谷子各器官干物质量分配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TDMQ:总干物质量;SDW:茎干物质量;LDW:叶干物质量;DWOLS:叶鞘干物质量;DWOS:穗干物质量;*:显著相关(P<0.05)

本研究结果表明,CZ466生育期、收获指数、单穗重和产量均是最大,株高较低(仅高于CS13);谷子杂交种在经济产量上具有优势,这与先前玉米、水稻、水稻等农作物的杂交种研究结果类似(刘鑫等,2017)。CS13株高最低,产量及收获指数较高(仅次于CZ466),这表明该品种适合机械化收割,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这与CS13先前的研究结果一致(郝晓芬等,2019,中国种业,(10):1-3)。在成熟期各品种谷子的根、茎、叶、叶鞘、穗部干物质量所占植株比例大小基本一致,即穗比例>茎比例>叶比例>叶鞘比例抑根比例;这一结果与先前的研究相类似(王振华等,2019);同时也表明谷子杂交种与常规种各器官干物质量分配基本一致。从各器官的干物质量结果来看,CZ466籽粒产量最大,但其单株干物质量并不是最高,表明在品种之间比较并不是植株干物质量越大,籽粒产量就越大,不存在线性变化规律;这可能是由于谷子品种间内在种质特性、外在自然环境及栽培措施等差异共同造成的(韵晓茹等,2016),因此选育优良品种是高产的关键所在。但根据各器官干物质量比例结果(表3)及相关性结果(表4)显示,在同一个品种中,植株越大,籽粒产量就越大;这一现象适用于所有谷子品种。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品种谷子穗干物质量与单株总干物质量均显著正相关(表4),说明谷子单株总干物质量与产量密切相关,因此提高单株干物质量也是提高产量的措施之一。叶鞘干物质量与穗干物质量6个品种均呈显著正相关,推断谷子叶鞘与产量有较为密切的正相关性,目前对于谷子叶鞘的研究报道较少,该结果仍需要进一步研究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