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不同恢复水平样地内马尾松个体大小》

《表1 不同恢复水平样地内马尾松个体大小》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不同生态恢复阶段种内竞争影响下的马尾松种群死亡率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对3个不同恢复水平样地内的个体大小(龄级)的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通过变异系数体现样地间大小结构的差异。结果(表1,图1)表明,3个样地的马尾松个体大小结构差异显著,但同一样地在年份之间差异并不显著。相较于伯湖(BH)与水东坊(SDF)样地,马坑(MK)样地内马尾松个体大小分布最为集中,平均大小为33.17mm,幼苗数量少。伯湖(BH)样地内个体大小分布较为集中,马尾松个体大小平均为28.53 mm,幼苗数量多。而水东坊(SDF)样地内马尾松个体大小分布最为分散,幼苗较多,且相较于其他样地存在较多大个体的马尾松(基径>15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