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各体系固化物的热力学性能与热性能参数》

《表2 各体系固化物的热力学性能与热性能参数》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迈克尔加成制备咪唑类环氧潜伏性固化促进剂》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a)tanδ最大值对应温度;b)Tg+30℃时的储能模量;c)交联密度;d)热分解温度。

图7(a)为各体系固化物试样的损耗角正切值随温度的变化关系曲线,tanδ峰值对应的温度为体系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见表2。结果表明,潜伏性固化体系固化物的Tg有所降低,这可能是由于马来酸二异辛酯组分在交联网络中起到一定的增塑作用,使相邻交联网络之间的链段运动变得容易,导致Tg降低。图7(b)为各体系固化物试样的动态储能模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橡胶弹性理论认为,当高聚物处于橡胶态时,其动态储能模量值仅受交联密度(ρ)的影响,且两者成正相关。根据高弹态的仿射网络模型,对各固化物的交联密度进行估算,公式为ρ=E′/3RT,其中ρ为仿射网络模型下的交联网密度,E′为高弹态储能模量,R为理想气体常数,T为高弹态下的温度,计算结果见表2。由表2可以看出,由三种潜伏性咪唑促进剂得到的环氧固化物的交联密度相比未改性体系均有明显提高,这是由于在潜伏性固化体系中,凝胶时间延长,使环氧基团与酸酐基团的反应更加充分。图8为氮气气氛下测试的各体系环氧固化物的热失重曲线,具体热性能参数见表2。由表2可以发现,对于改性后的潜伏性固化体系,其固化物的起始热分解温度T5%较未改性体系均有显著提升,这是由于固化物的交联密度提高,使其热稳定性提高。